信息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 |
【作者/來自】李篤 【發表時間】2019-02-27
【點擊次數】
|
信息技術(information technology)是研究信息的獲取、傳輸和處理的技術,由計算機技術、通信技術、微電子技術結合而成,有時也叫做“現代信息技術”。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,利用現代電子通信技術從事信息采集、存儲、加工、利用以及相關產品制造、技術開發、信息服務的新學科。 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、通信技術、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等四大基本技術: (1)傳感技術——信息的采集技術,對應于人的感覺器官。 傳感技術它的作用是擴展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功能。它包括信息識別、信息提取、信息檢測等技術。它幾乎可以擴展人類所有感覺器官的傳感功能。信息識別包括文字識別、語音識別和圖形識別等。通常是采用一種叫做“模式識別”的方法。傳感技術、測量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遙感技術,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。 (2)通信技術——信息的傳遞技術,對應于人的神經系統的功能。 通信技術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信息快速、可靠、安全的轉移。各種通信技術都屬于這個范疇。廣播技術也是一種傳遞信息的技術。由于存儲、記錄可以看成是從“現在”向“未來”或從“過去”向“現在”傳遞信息的一種活動,因而也可將它看作是信息傳遞技術的一種。 (3)計算機技術——信息的處理和存儲技術,對應于人的思維器官。 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對信息的編碼、壓縮、加密和再生等技術。計算機存儲技術主要包括著眼于計算機存儲器的讀寫速度、存儲容量及穩定性的內存儲技術和外存儲技術。 (4)控制技術——信息的使用技術,對應于人的效應器官。 控制技術即信息施用技術是信息過程的最后環節。它包括調控技術、顯示技術等。 其中,主要支柱是通訊(Communication)技術、計算機(Computer)技術和控制(Control)技術,即“3C”技術。信息技術是當代世界范圍內新的技術革命的核心。 智能建筑在本世紀末誕生于美國。第一幢智能大廈于1984年在美國哈特福德 (Hartford)市建成。此后,世界各國紛紛效仿,智能建筑迅速在世界各地展開。我國于90年代才起步,但迅猛發展勢頭令世人矚目。 智能建筑是現代建筑技術、通信技術、計算機技術、控制技術等相互結合、互相滲透的產物,集中體現了信息社會中的信息特征。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樓宇管理技術結合起來,可以提高建筑的智能化程度,優化整個樓宇的性能,提升樓宇的價值、質量和功能,為整個樓宇中的用戶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務和居住舒適度。 智能建筑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,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。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標志是4C技術(即Computer計算機技術、Contro控制技術、Communication通信技術、CRT圖形顯示技術)。將4C技術綜合應用于建筑物之中,在建筑物內建立一個計算機綜合網絡,使建筑物智能化。4C技術僅僅是智能建筑的結構化和系統化。 智能建筑應當是:“通過對建筑物的4個基本要素,即結構、系統、服務和管理,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,以最優化的設計,提供一個投資合理又擁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適、便利快捷、高度安全的環境空間。智能建筑物能夠幫助大廈的主人,財產的管理者和擁有者等意識到,他們在諸如費用開支、生活舒適、商務活動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報。” 在智能建筑中廣泛地應用了數字通信技術、控制技術、計算機網絡技術、電視技術、光纖技術、傳感器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等高新技術,構成各類智能化子系統,組成如下:
|
【關閉】 |